黄飞:做创新驱动发展的生力军
文/叶子仲
在今年2月召开的广东省创新驱动发展大会上,胡春华书记强调“要牢牢抓住人才这个根本,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说创新,道驱动,人才是根本。有一位来自华工的教授,他潜心于科研,建树颇丰,是广东创新驱动发展道路上的生力军。
来自“文献之邦”的教授
黄飞来自安徽萧县,该县别名龙城,古有“文献之邦”称号。有6000多年的文明史和3100多年建城史,且地处中原文化、东夷文化的交汇区,是汉文化、孝善文化、酒庄文化、陶瓷文化、伏羊文化的发源地。正所谓一方水土,滋养一方人。或许正是在这样一种崇尚知识,历史底蕴深厚的大环境下,让黄飞从小便对学业,尤其是自然科学领域情有独钟。
黄飞2000年从北京大学化学学院本科毕业后,保送至华南理工大学材料学院硕博连读,师从曹镛院士。从此,他便走上了投身科研的道路。在2005年博士毕业后,黄飞考取美国华盛顿大学材料系并进行博士后研究,经过近四年的深造,2009年作为引进人才回到华南理工大学工作。
耐得住寂寞,甘坐冷板凳
“搞科研的生活,不是常人所想象得那么风光,更不可能每天都充满了乐趣,甚至有时会很苦闷,很枯燥。正因如此,它更需要研究者能耐得住寂寞,甘于坐冷板凳,从平凡的科研生活中体会生命的乐趣、人生的价值。”黄飞说道。
是的,从事任何职业,都需要踏实肯为的品质,投机取巧无疑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多年来,黄飞一直以高效聚合物光电材料的研究为核心,面向聚合物光电器件发展所面临的瓶颈问题开展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发展了系列新型有机光电材料与器件制备方法,为新型聚合物印刷电子器件的发展提供了新的途径。在2015年他获得了首届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青年科学奖,成为全国首次获此殊荣的八位年轻人之一。
经过多年的努力与潜心研究,黄飞教授已成为了我国有机光电材料及器件方向的杰出青年研究学者。
他在2011年获得了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的支持,2012年入选了科技部首批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万人计划)。2012年作为项目负责人带领团队成员获得有机/聚合物太阳电池材料及器件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团队项目,进一步在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团队的基础上,联合国内相关单位,于2013年以首席科学家的身份获批科技部高效有机/聚合物太阳电池材料与器件研究973项目(总经费3200万)。
2015年,他作为主要核心骨干之一参与了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项目。他的系列研究工作特别是在水/醇溶性聚合物光电界面材料及相关器件领域的工作开创了一个新的重要研究方向。他设计合成了系列新型水醇溶性共轭聚合物光电材料,提出了解决制备高效多层聚合物光电器件中界面互溶难题的新途径,并发现了这类新型材料特殊的界面修饰性能。相关工作不但在国际上获得高度评价,并且已经引起国际知名实验室和科研团队的广泛兴趣和后续研究,并被应用至有机发光、有机光伏以及场效应晶体管等领域,推动了这些相关领域的进一步发展。由于相关工作产生的重要影响,国际光学与光子学会SPIE,MaterialViews-China等科技媒体对他的相关工作进行了专门的报道。
科研后备队伍壮大发展
这些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除了在科研上努力做好之外,黄飞教授也不忘教师的使命,十分重视教学与人才培养。
回国后他在忙科研的同时积极参与教学,为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多门课程,在教学中注重不断学习吸收最新的科研成果和学术信息并纳入到教学中去,力求保证所教知识的前沿性与科学性。同时在教学以及研究生的培养中,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目前黄飞教授已培养博士和硕士10余名,研究生中获中国青少年科技奖1名,教育部学术新人奖1名,多名研究生前往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的A. J. Heeger教授研究组在内的世界一流实验室联合培养或攻读博士学位,多名博士生毕业后分别赴美国、荷兰、新加坡等高校和研究机构从事博士后研究。
期待黄飞教授在科研的道路上,继续砥砺奋发,为广东创新驱动发展作出新贡献!
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
青春广东新闻
南方plus
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
官方微博
广东共青团
bilibi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