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交流

您现在的位置: 广东共青团 >> 工作交流 >> 学习交流 >> 正文

【专题】互联网如何连通团组织与青年间的最后一公里

文章所在栏目:学习交流 点击数:5671 更新时间:2016/10/13 14:54:33

文/张木森

 

互联网正在悄悄地改变我们的生活。

对于许多还来不及反应的人来说,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的确有些猝不及防。过去一条只有70个字的短信,变成了可以又发文字、又发语音、又发图片的QQ、微信消息,过去只有电话才能“搞定”的问题,现在用QQ和微信也都能解决,过去只能在报纸、电视上看到的消息,现在在微博上、朋友圈里都能够一览无余。过去要在超市里、甚至特定的商场中才能买到的东西,现在只要在网上下个单,各种原来不容易买到的宝贝就在各地接踵而来了……

对于以青年人为主体的共青团组织而言,互联网其实并不是一个陌生的领域。从各级团组织的微博、微信平台,到“青年之声”“青网计划”等一个又一个依托互联网平台的共青团网络平台,都让“团团菌”和团员青年的距离变得更近了。

今年下半年,团中央下发的《共青团改革方案》中明确提出,要大力实施“网上共青团”工程,以“智慧团建”和“青年之声”为重点,建设工作网、联系网、服务网“三网合一”的“网上共青团”,形成“互联网+共青团”格局,实现线上线下一体运行,对网上共青团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网上团建的困惑

“网上共青团到底应该怎么做?”来自粤北地区一家企业团组织的负责人王丽最近感到很困惑。

王丽所在的企业中,青年员工的比重已经接近50%,是个比较典型的“年轻化企业”,2011年开始,上一届的团组织负责人就牵头建立了企业团组织的博客和微博,并在青年员工中进行了推广,2014年团组织换届之后,王丽开始担任团组织的负责人,微信开始受到了热捧,于是王丽就又推出了团组织的微信公众号平台。

“我们在网络建团方面的尝试,在基层团组织中是比较早的,甚至可以说走在了许多兄弟单位的前面。” 王丽说,“但我们却很快发现,大家对这些平台的兴趣一开始还比较高,可是似乎很快就‘变淡了’,特别是没有担任团干部的团员青年,他们中的许多人对于这些平台的关注度并不高,即使一开始关注了,但后面也成了‘僵尸粉’。”

和王丽同样感到困惑的团组织负责人并不在少数,在广州一家事业单位团组织工作的肖亚军更是坦言,自己所在团组织建立的微博和公众号的关注度一直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比起一些知名的大V,年轻的小伙伴们更喜欢去看他们说了什么,哪怕是一些比较偏激甚至荒谬的观点,都能够得到热捧,反而我们团组织理性的发言却引不起波澜。”

而肖亚军还有一个困惑,作为兼职的团干部,他日常的工作也比较繁忙,能够将团组织的基础工作做好已经觉得很有压力,似乎没有更多的精力去在网上团组织的建设中做更多的探索和创新。“本单位的网络平台,许多内容还限于转载,原创的偏少。” 肖亚军说,自己投入的精力都不足,当然就很难得到团员的响应。

平台太LOW,信息量太少,人手不足……这些不利因素正在困扰着许多基层团组织参与网上共青团建设的积极性。

网上共青团不能是“Ctrl+C”和“Ctrl+V”

“网页里发了个新闻,微博里转了一下,微信的公众平台又推了一条。”这种近乎于“Ctrl+C”和“Ctrl+V”的运作模式,在许多地方的团组织中都有存在。

“层级越高的团组织,发布的信息量比较大,形式也更新颖,容易吸引团员青年来参与,但对于基层的团组织来说,由于信息较少,往往要通过转载来保持更新频率,实际效果不佳。”团广东省委的一位负责人表示。

团上海市委副书记王力为指出,“团青工作最重要的抓手是‘创造清朗的网络环境并持续输入正能量’,打造共青团的‘舆论场’。“而团广东省委的一位负责人也表示,“打造网上共青团组织实际是共青团组织在‘互联网+’时代的一次深刻变革,实质是依靠互联网来将团员青年更好地联系起来,而不是仅仅将原来在线下的工作内容简单地搬到网上,否则就很难形成吸引力。”

就拿团的组织建设来说,眼下,随着社会人口流动速度加快和区域的扩大,流动团员的规模也在不断增加,单纯地依靠传统的、基本固定的线下共青团组织,很难真正让这些团员找到归属感,甚至根本“找不到组织”。

团广东省委在“智慧团建”方面的探索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通过网上团组织的建设,流动的团员青年可以在线上实现办理团员注册、团籍流转、团费收缴和组织生活等基础团务,实现线上申请入团、推优入党和组织流动管理等工作,大大提高了团组织的覆盖能力。”团广东省委的负责人介绍说。

“把共青团打造为一个自动配对需求与提供服务的平台,通过网络实现与团员青年的良性互动,这是网上共青团建设的根本性目的。”王力为说,“一定要有实实在在的内容,一定要有足够的吸引力,不然,一切都是空谈。”

让正能量有更大的声音

8月中旬的一天,位于粤西的一家国有施工企业的团干喻友文在朋友圈里转发了公众号“广东共青团”推送的文章——《王宝强“离婚门”,我们被骗了几次?》,并“为广东共青团公众号的小编点了32个赞。”

王宝强的“离婚门”是近来的一个社会热门话题,但这毕竟是娱乐圈的新闻,在许多人眼里,共青团组织的官方公众号似乎“不应该这么八卦”。但事实上,这起事件受到了许多团员青年的关注,而公众号的“及时发声”,对各种谣言进行“打脸”,反而拉近了与团员青年的距离,同时又让公众号的受众们受到了一次有效的思想引导。

眼下,市场化、商业化以及自由化思潮对互联网的高度渗透融合,对青少年网络舆论引导和意识形态工作带来巨大挑战,而共青团组织通过网络平台,理应发出更大的声音,用正能量来引导广大团员青年为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

“过去,靠体制内发文件等传统渠道和手段组织,人数有限,难脱‘我要你参加’的‘拉郎配’工作模式,现在一下子变成了‘我要踊跃参加’。”在2015年举办的“为向上向善好青年点赞”网络投票活动结束后,《中国青年报》这样评价说。的确,通过网络平台,团组织让更多的团员青年自觉、自发地接受了正能量的洗礼,“比以往发更多的文件都更有实效。”

打通团组织和青年人的“最后一公里”

广东是第一青年大省,也是第一青年网民大省,共青团组织为落实中央要求大力推进占网用网建网工作的任务极其繁重。中央群团工作会议之后,团中央成立了直属事业单位“网络影视中心”,上海、重庆等地的共青团组织也专门成立了网络及新媒体工作机构,统一推进“网上共青团”工作。

除了尽快完善组织机构之外,“网上共青团”工作者的培养也是一项重要任务,“目前广东共青团无网络工作专门机构、专职人员少、专业化程度不高,特别迫切需要培养一批具备互联网思维、熟悉互联网运作、专注于青年互联网工作的专业人员。”团广东省委负责人表示,如果没有专业化的工作团队,“网上共青团”的建设势必会推进乏力。

“我们将从不同领域去发掘和引进熟悉网络建团的专业人才,致力于打造一支专兼职网络团干队伍,继续通过青网计划、智慧团建和青年之声等一系列平台,连通团组织和青年人的‘最后一公里’,让团组织能够更好地引导青年、服务青年,让团员青年真正形成对团组织的‘归属感’。”该负责人说。

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

青春广东新闻
南方plus

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
官方微博

广东共青团
bilibi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