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交流

您现在的位置: 广东共青团 >> 工作交流 >> 学习交流 >> 正文

【专题】打通共青团工作的“最后一公里”

文章所在栏目:学习交流 点击数:5275 更新时间:2016/11/11 9:27:28

文/容冰

 

团的基层组织是共青团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共青团联系覆盖青年群体的主要载体,加强团的基层组织建设是共青团改革的重大任务,是团组织对青年实现有效覆盖的重要前提。

近期在北京召开的全团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推进会,明确了要紧紧围绕三个领域推进工作:一是打造先进性强、模范作用突出的团员队伍,二是打造纵横交织、充满活力的网络化组织体系,三是打造政治坚定、作风过硬的基层团干部队伍。要集中力量推进三项重点工作:建设好“智慧团建”系统,打造共青团自身建设的互联网平台;建设好“青年之家”综合服务平台,打造共青团面向团员青年开展服务的“门店”“连锁店”;建立落实好团干部直接联系青年制度,推动团干部大部分工作时间到青年中去。

不遗余力,扎实推进团的基层组织建设

截至2015年底,全省共有共青团员505.19万人,其中在校学生团员357.56万人,占全省团员总数的70.8%。全省共有基层团组织20.96万个,其中基层团委1.21万个、团工委669个、团总支1.16万个、团支部18.53万个。全省共有团干部25.69万人,其中专职团干部5359人。省委书记胡春华在省委党的群团工作会议上明确,基层组织和基层阵地是群团工作的基础依托,是直接联系服务群众的第一线,群团组织要把群众有效团结凝聚起来,就必须把基层组织和基层阵地建设搞扎实。

近年来,团省委在推进团的基层组织建设方面可谓不遗余力。

在农村战线,依托乡镇实体化“大团委”建设、“百县千乡”分类示范创建活动以及各级“青农会”建设,推产业协会建团、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建团。目前全省共有乡镇直属团组织26277个,其中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团组织3572个;在全省105个涉农区县中成立县域农村合作组织团工委92个,覆盖率为87%。

在城市战线,大力推进街道区域化团建工作,全省439个街道团工委全部建立区域青年工作共建委员会,建立工作阵地3201个。持续推进非公企业团建,先后建立4.5万个非公企业团组织。在学校战线,启动高校基层团支部“活力提升”工程和中学、中职共青团“强基固本”工程,根据青年学生聚集特点,在巩固班级团支部建设基础上,探索推进社团建团、公寓建团、实验室建团、网络建团等新型建团模式。

在新兴领域,成立省社会组织团工委,根据属资、属条、属地、属业原则,指导各地探索社会组织团建工作,全省在青年社会组织中建立团组织数量6000多个。同时,开展互联网企业建团工作,在京东集团华南公司等互联网企业建立团组织。在经费保障方面,联合省财政厅出台并推动落实保证基层团组织经费的文件,督促全省各县(市、区)财政部门将乡镇、街道共青团工作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由县级财政部门按照每个乡镇、街道共青团工作经费原则上不少于2万元的标准,统一拨付工作经费。

在提升团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方面,一是“常态化”抓好集中培训,组织各级团干部积极参加团中央培训学习,在此基础上每年举办3期团干主体培训班,针对不同类别的基层团干部实际需求,分设团县委书记班、乡镇团委书记班、街道团委书记班等课程,通过专题学习辅导、实地考察调研、小组分享交流等形式,对千名基层团干部进行培训。二是开展“万名团干讲团课”活动。组织全省各级专职团干部每年走进基层,围绕党团基础理论、团务知识、团情团史学习心得体会,以及自身成长经历等,为基层团员青年讲授1次专题团课,敦促团干部在讲课中学习提升,发挥引领示范和带头作用。

问题导向,突破基层团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

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徐晓同志指出,基层组织建设既是改革的重点内容,又是推进改革的重要基础,还是检验改革成效的重点领域。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团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清醒认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坚持问题导向,紧紧抓住深化改革的历史机遇,自觉强化做好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责任担当。从广东共青团工作实际看,基层团组织建设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比如,在团员队伍方面,青年的分布和聚焦方式、青年的思想意识、行为方式都在发生快速而深刻的变化,当前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中存在部分团员光荣感不强、“团、青不分”,团员的先进性体现不明显,一些团员本身都不愿意参加团的活动,对团的了解知之甚少,对团员身份也不甚重视,更谈不上模范作用的发挥。在团干部队伍方面,团干兼职比例过高的问题较为突出。据2015年对全省乡镇、街道团(工)委及其负责人基本情况的全样本统计,全省乡镇、街道团(工)委书记共有309人为专职团干,另外1202人为兼职团干,专兼职比例达到1:3.9(其中珠三角地区专兼职比例为1:3.4,粤东西北地区专兼职比例达到1:4.2)。镇街和学校的团组织,在全国编制改革中,出现被边缘化的倾向。在基层,团干部的“兼职”身份使得团工作缺乏有效的时间保障。

在团组织设置方面,对毕业离校学生、农村青年的覆盖存在薄弱环节。根据团统数据,我省目前有70%的团员在学校,但当学生团员毕业时,相当一部分没能及时办理团组织关系转接手续,形成流入地没有管理、流出地无法管理的现象。在农村,由于青年外出学习工作,出现一定数量的“空壳团支部”。

据2015年面向乡镇团干部开展的问卷调查情况反映,不到一半的乡镇团委能做到每季度开展一次青年活动,活动参与青年数能达到100人以上的活动不足10%。此外,一些“两新”组织对团建工作“不感冒”,使得团组织难以覆盖。在阵地建设方面,通过前期枢纽型组织建设工作,省、市级团组织先后建立起一批“亲青家园”作为团的工作阵地。但在街道、乡镇一级,能够为团组织所使用的阵地很少,为团组织专用的则更少。一般情况下,基层团组织需要依托青少年宫、家综中心、志愿驿站等组织开展活动,但由于这些场地本身具有较为专一的用途,限制了基层团组织的工作选择,大多数情况下只能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另外,传统领域团的基层组织体系如何更加规范建设和提升活力,新兴领域团的基层组织体系如何通过修订相关条例创新组织设置方式,区域化团建工作如何实现对团员青年最大可能的联系和服务,青少年综合服务平台如何实现在青年身边的有形化、日常化,这些问题都是基层组织建设必须要考虑和有所突破的。

强化基层,打通共青团工作的“最后一公里”

按照中央关于共青团改革的重大决策,团中央要求加强基层,加强对基层组织建设的统筹,通过“减上补下”、下派工作力量、建设“团干部+社工+青年志愿者”队伍夯实基层工作力量,推动工作资源向基层倾斜,加快区域化团建,提升基层组织活力,打造直接联系服务青少年的阵地依托,畅通共青团工作的“最后一公里”。

借鉴上海、重庆的经验,上海、重庆通过建设群团基层服务站,实现了共青团与其他群团组织阵地共用、队伍共建、资源共享,有效克服了基层工作力量不足的问题,形成了服务基层群众的“大合唱”。上海建成市、区级青年中心790家,与工会、妇联协同建立基层服务站并派驻团建联络员;重庆联手工会、妇联、科协等群团组织在三级服务中心建立社区市民学校5405所,牵头在党群服务中心建成群团服务站55个。上海实现街镇团(工)委书记按专人专职专岗公务员身份配备,街道配备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者和群团社区工作者,聘请居村党支部书记担任“青年工作指导员”。

团省委书记池志雄同志指出,强化基层,打通共青团工作的“最后一公里”,这是我们最希望通过此次改革有所突破的关键点。一直以来,基层团委都缺少保障,呈现不断弱化态势。很多地方到镇街一级机构设置上就没有团委了。如果我们不抓住这次改革的机会,彻底扭转态势,以后很难再有机会了。在今年省委党的群团工作会议上,池志雄同志代表团省委发言时指出,一是推动制定有利于夯实基础保障基层的顶层设计,进一步规范明确县级以下团的基层组织机构设置、人员编制待遇,进一步提升基层团组织财力保障水平。二是大力推进基层服务阵地建设。整合“亲青家园”“青年地带”“社区少年宫”等基层服务阵地,打造无缝服务青年的社区“青年之家”。三是深入实施各领域基层团工作的“固本强基”工程。努力将镇街团组织打造成共青团工作的桥头堡,进一步强化学校共青团基础性、战略性、源头性地位,推动机关、国企、事业单位团组织全面活跃,大力加强“两新”组织团建。

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

青春广东新闻
南方plus

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
官方微博

广东共青团
bilibi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