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交流

您现在的位置: 广东共青团 >> 工作交流 >> 学习交流 >> 正文

【专题】圆梦计划”七年结硕果,五万多工人圆大学梦

文章所在栏目:学习交流 点击数:5461 更新时间:2017/3/20 18:17:50

 为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做好新形势下外来务工人员工作的指示精神,更好地直接联系、服务、凝聚广大在粤产业工人,自2010年起,共青团广东省委联合北京大学等相关高校推出“圆梦计划——广东省新生代产业工人骨干培养发展计划”(下称“圆梦计划”),重点资助在粤务工青年参加以网络远程教育、成人高考形式为主的高等继续学历教育。该项目将全国54所高校纳入合作范畴,累计资助59178名新生代产业工人在职享受高等教育(大专、本科),目前超过20000名圆梦学子已顺利毕业,真正圆了产业工人的大学梦,在社会各界产生了良好口碑和巨大反响。近日,省政府已同意2017-2020年省财政将继续按照2000元/人的补助标准每年资助我省10000名新生代产业工人参加“圆梦计划”。

广东省“圆梦计划”项目的工作特色及成绩

“圆梦计划”自实施以来,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与认可。2012年,省政府将“资助一万名优秀外来务工人员入读高等学校”列为省十件民生实事的第九件“改善外来务工人员工作生活条件”的重要内容之一。新华社、人民日报、南方日报等国家、省级重要媒体刊发一系列报道,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调查显示,“圆梦计划”经过7年常态化、持续性的深耕细作,“圆梦计划”在社会上形成了良好的美誉度和较为广泛的影响力,得到了青年产业工人的高度认可。

(一)有助于打通新生代产业工人向上发展的通道,圆梦计划资助5万名产业工人圆了“大学梦”。“圆梦计划”累计资助59178名产业工人圆梦,让读不起大学、没机会踏入大学的他们以最优惠的学费、最少的成本享受到优质的高等教育。“圆梦大学”培养的学员们如今已遍布各行各业,从普通的一线工人发展为技术翘楚、企事业单位骨干、管理人员、自主创业者等,如2010届就读北京大学的首届学员潘焰,家庭贫寒,大专毕业后就南下打工的他,在就读圆梦计划后,通过自身努力,已从一名供电局小工成为世界500强企业捷普电子公司的亚太区高级项目经理。他的例子只是“圆梦计划”全体学员的一个缩影,目前团省委已收集1200名圆梦学员亲自书写的奋斗故事,每一位学员的经历和改变都充分体现和肯定了“圆梦计划”的工作成效,“圆梦计划”真正圆了新生代产业工人的人生发展梦。

(二)有助于提升青年产业工人整体学历和素质,圆梦计划成为广东企业发展所需人才的储水池。“圆梦计划”的实施契合了我省相关产业发展的需要,为提升人力资源素质作出了探索。“圆梦计划”学员所在的企业负责人对“圆梦计划”项目给予肯定和高度评价,他们认为,“圆梦计划”一是为企业培养人才提供了新通道,让工作在流水线上的工人们可以在职通过有组织的系统学习,不离岗不脱职,带着问题上大学,带着点子回岗位,有利于借助大学知识解决生产管理一线中的实际问题;二是对企业文化产生积极影响,参加“圆梦计划”的员工把学习作为他们业余的主要活动,对其他工人产生了榜样和带动作用;三是员工综合素质得到提升,参加“圆梦计划”的员工不但获得了更高的学历,还得到“双导师双助理”在人生规划、就业、职业发展、心理健康等方面的辅导,综合素质明显得到提升。

(三)有助于高等院校承担社会责任,圆梦计划成为教育部门探索成人高等继续教育创新发展的试验田。“圆梦计划”的实施,为缺少教育资源和机会的产业工人提供了提升自我、向上发展的机会,一定意义上实现了教育的均等化,是高等院校履行“全民教育”和“以人为本”的教育职责与社会责任的体现,是当前我国“教育脱贫、教育扶贫”政策的具体实践。七年来,国家教育部密切关注并大力支持“圆梦计划”的开展,多次派人参加“圆梦计划”推进会议,形成了生源发动、招生录取、经费筹集、党团教育、激励机制等9大标准化设计方案,并将“圆梦计划”作为网络高等学历教育改革试点项目,给予广东先行先试政策。2016年3月,教育部和全国总工会借鉴“圆梦计划”的实施经验与工作模式,在全国首次启动农民工学历与能力提升行动计划——求学圆梦行动。

(四)有助于农民工群体实现向上的社会流动,圆梦计划成为助推社会和谐发展的民生工程。新生代产业工人作为社会中相对弱势的群体,面临劳动时间长、受再教育机会少、社交圈狭窄等多种困境。“圆梦计划”为产业工人提供了一条通过教育提升自身资本、改变发展困境的通道,构建了一个与城市化相匹配的产业工人融入性教育模式,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产业工人阶层的流动板结和社会固化。大量圆梦学员从工厂流水线走上中高层管理岗位,促进了真正意义上的社会流动。与此同时,学员获得学历文凭后也积攒和具备了积分入户的条件,据统计共有1400名学员实现了积分入户广东,圆梦计划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外来青年产业工人的“广东梦”。

广东省“圆梦计划”项目的主要做法

(一)有效组织部署,统筹协调开展工作。七年来,为确保圆梦计划各项工作的开展落实,2012年成立广东省圆梦青工成长服务中心,配置长期在岗的专职工作人员,负责项目各项工作的具体实施。在组织架构上,省圆梦办组织建立省、市两级“圆梦计划”联席会议制度,省级层面由省委分管领导担任“圆梦计划”正召集人,团省委、省人社厅、财政厅、教育厅等部门主要负责同志担任副召集人,统筹推动相关工作;各地市一级依据省级架构建立相应领导机构,具体组织实施相关工作。自2013年起,省圆梦办每年组织召开“圆梦计划”工作推进会暨座谈会,召集各成员单位和合作院校相关负责同志、各地市团委分管同志开展研讨,并签订《“圆梦100”新生代产业工人骨干培养发展计划合作三方协议》,规范各方工作任务,以保证项目的长期良好运行。

(二)整合各方资源,确保项目资金落实到位。为确保新生代产业工人能以最优惠的价格就读高等院校,团省委每年与合作院校各方沟通协商,发动地市积极联系、广泛筹措,争取学费及项目经费及时到位。七年以来,在物价水平及教育成本连年上涨的情况下,经努力协调,圆梦计划合作院校均保持学费从12000元/人优惠至5000元/人,由省、市政府两级财政和社会各界支持解决其中4000元,学员本人只需出1000元。据统计,省、市两级财政七年来共投入2亿多元专项资金,撬动4000万社会资金投入“圆梦计划”项目,为我省新生代产业工人的培养发展提供了实实在在的福利。

(三)加强思想引导,与学员保持常态化联系。七年来,各级团组织将圆梦学员作为团组织直接联系青年和开展党团工作的重点对象,以新媒体为抓手,以活动为载体,自下而上与43000名学员建立起常态化联系。在线上,截至2016年10月,各级团组织在全省共建立约200个微信群、QQ群,将全省各地圆梦班级班委、骨干纳入其中,传递党政主流声音,分享各类政策信息,帮扶产业工人解决问题,各地团干部与学员成为“圆梦伙伴”;在线下,自2013年起,团省委每年在全省组织开展圆梦计划骨干学员交流营活动,邀请高校教授、专家学者、杰出青年企业家等社会精英与学员面对面交流和授课,已累积培训8000多名学员和骨干。

下一步工作计划

作为全国首次大规模系统培养新生代产业工人的创新探索,团省委将进一步总结经验,结合产业工人和社会发展的新需求,不断调整完善工作内容,进一步帮助更多的产业工人更好地“圆梦”:一是继续扩大招生宣传力度和范围,提高项目的知晓度与社会影响力。经过七年的循环推广宣传,所覆盖的人群已有重复和局限现象,媒体的关注和报道力度有所下降,下一步,团省委、地市团委将与相关部门相互配合,加强对项目的宣传推广力度,把项目推广到工厂、车间等真正有需要但又缺乏了解途径的产业工人群体中去。二是深化拓展项目发展内涵,支持圆梦学员投身创新创业。团省委拟争取与合作单位继续深化青年农民工培训合作,不断加大对“圆梦计划”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实施“圆梦计划·双创100”计划,从政策、资源、培训等方面支持培养一批有创业能力的“圆梦计划”学员,将“圆梦计划”与众创杯创业创新大赛联动发展。三是加大直接联系学员骨干力度,加强对毕业生的跟踪服务管理。结合团中央对各级团组织提出的团干部直接联系青年的工作部署,接下来,团省委将组织好、凝聚好、引导好、服务好这批多达6万人的产业工人大军,加大对圆梦在读及毕业学员的联系力度和互动频率,为新生代产业工人圆梦提供更多扎实有效的服务,为我省实现“三个定位、两个率先”培养一大批高素质的青年人力资源,为奋力实现“中国梦”增添青春正能量。

 

(团省委权益部供稿)

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

青春广东新闻
南方plus

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
官方微博

广东共青团
bilibi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