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的社会组织工作走在全国前列。我想把‘广东经验’带到全国各地,把爱心和阳光播撒到每个角落。”刚从北京回到广州参加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广州市天河区启智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总干事李森接受了南方日报记者的专访。
在志愿服务的圈子里,“广州仔”李森的故事广为人知。他2000年加入广州青年志愿者队伍,至今个人累计志愿服务超3.5万个小时,所带团队累计提供志愿服务时数超50万个小时。
去年8月,《共青团中央改革方案》印发,李森成为首批入选团中央机关的73名兼挂职干部之一。“没想到,我会成为共青团改革的参与者。在新的岗位上,我努力把广东和个人的基层社会组织工作经验,运用到联系青年、推动青年社会组织发展的工作中。”李森说。
一句话促使他投身志愿服务
去年8月,李森到北京工作,挂职共青团中央社会联络部的副部长。一下班,他就换上淡蓝色的志愿者工作服,成为北京地铁2号线前门站的一名志愿者。
当好一名志愿者,这是他的梦想。1994年大学毕业后,李森进入广州电信工作。6年后,他加入了广州青年志愿者协会。
当时报纸上有一句话:“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不是看它有多少高楼大厦,而是看它有多少名志愿者。”正是这句话,深深打动了李森,使其成为一名志愿者。
第一次参加志愿服务,李森探访了70多岁、中风瘫痪的刘姨。她经受病痛、孤独的折磨,仅有一个儿子却远在美国留学,身边只有一名保姆相伴。看到这一幕,他感到很心酸,便经常上门探望,陪老人聊天、看电视和读报纸。刘姨说:“你对我好像亲儿子一样好。”
这段经历,给李森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后,李森服务的对象增加到10多位老人,他像服务刘姨一样,照顾着独居老人。“做好事,让我感到心里踏实、高兴。”
2003年,李森加入中国共产党。此后每次参加志愿者服务,他都会仔细地在胸前戴上党徽。“这对我是一种激励,我也希望市民看到党员志愿者的风采。”
至今,李森累计志愿服务超过3.5万个小时,所在团队提供志愿服务时数超过50万个小时。他也从一个普通志愿者,成为志愿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
为社会组织发展贡献力量
2011年,李森毅然辞职,从广州电信产品经理转型为专职志愿者。
在次年注册了“广州市天河区启智社工服务中心”非盈利社会组织后,他第一时间在机构中成立了党支部,并担任党支部书记,专门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目前,该党支部共有党员11人,注册志愿者8万多人,团结和辐射党团员以及青年20多万人。
“党组织就像火炬,照亮了前进的道路。”李森说。在他的带领下,一批社会组织纷纷要求成立党组织,进一步扩大了党的组织和工作在社会组织中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作为一名党支部书记,李森率领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坚持在繁琐的日常服务中叫响“我是党员”,并创设了“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要求党员志愿者必须佩戴党徽上岗,亮明党员身份,“零距离”联系服务群众。
他还与天河区212个社区和其他领域党组织结对共建,积极开展专业化志愿服务,并辐射广州以及佛山、惠州等地。党员志愿者们为服务对象量身定制达10余种服务项目,且大多利用周末、假期或晚间来进行。
他所带领的团队被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中央文明办授予“全国最佳志愿服务组织”称号,其本人先后获得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中国志愿服务金奖奖章、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全国优秀志愿者等荣誉。
志愿者工作已经成为李森永不言弃的“另一半”。他现在主要负责青年社会组织和新兴青年群体的联络工作。他说:“我希望能成为青年的伙伴,凝聚更多的青年社会组织和骨干人员,共同为社会组织的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南方日报记者 吴少敏
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
青春广东新闻
南方plus
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
官方微博
广东共青团
bilibi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