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

您现在的位置: 广东共青团 >> 工作交流 >> 他山之石 >> 正文

陕西高校成脱贫攻坚“生力军”

文章所在栏目:他山之石 点击数:9100 更新时间:2018/11/6 7:56:01

智力资源密集、培训体系完备、技术储备丰富……凭借这些高校独有的优势,陕西高校发挥各自特长,投身脱贫攻坚主战场。目前,陕西高校特色产业扶贫已初步形成良性循环的“生态圈”,陕西高校也成为活跃在脱贫攻坚一线的“生力军”。

陕西省内高等院校多达百余所,重点高校云集,科教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前列。这些高校,专业领域不同、优势资源各异,如何发挥他们在脱贫攻坚中的优势?“引导各校自我探索,突出特色化、个性化,才能保证高校帮扶工作的长效化、深入化。”陕西省教育部门给出了答案。

西安理工大学利用学校临街店面,为所帮扶的深度贫困县陕西省略阳县开办起农特产品直营店。据该校后勤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承黎介绍,直营店于去年年底正式营业,学校不仅补助了装修款,店面也是免费提供。截至今年9月,直营店对外经营销售额41.6万元,从贫困户手中直接采购额超过了一半。

不仅如此,西安理工大学探索建构的“五联动”特产帮销模式,还将贫困地区的产品推向更广阔的市场。“五联动”模式包括“线上与线下联动”、“校内与校外联动”、“个人与集体联动”、“生产与培训联动”、“研发与服务联动”。在直销店基础上,学校申请注册了直营店的微信公众号,对略阳农特产品进行推广销售。同时,在直营店采购农特产品作为职工福利、活动奖品等。

学校还通过免费发放鸡苗、签订保价收购协议、上门技术指导的方式,指导何家坪村村民养殖“略阳乌鸡”,并支持包扶户成立起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这样的“直销店+政府+学校+合作社+贫困户”联合产业帮扶合作模式,建立了贫困户与政府、与经营企业间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了产业带动贫困户脱贫增收。

在西安音乐学院,“音乐”成为激发帮扶县发展实实在在的文化动力。西安音乐学院独辟蹊径,除常态化开展驻村帮扶、产业支持、教育培训、文艺演出等活动外,重点确立了文化帮扶项目,“让基层单位和困难群众对本地文化自信和自强起来,通过开阔视野,提高境界,不断推进物质富裕和精神文明双提升”。

旬邑是西安音乐学院的帮扶县之一,在当地,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唢呐一度面临传承断代的困境。针对唢呐演奏艺人断代、演奏风格走样、曲目濒临失传的危机,西安音乐学院迅速成立专业化帮扶团队,进行抢救性保护,同时加大新生力量的培育力度。

这样的抢救性保护很快收获成效。在第二届全国唢呐展演中,旬邑唢呐荣获三等奖,并赴国内外多地展演。“这让大家感受到了音乐的力量,现在旬邑学唢呐的学生越来越多。”西安音乐学院培训中心主任高晓鹏告诉记者。

依托学科优势,西安音乐学院还针对帮扶的宁强、镇巴两县,深入挖掘当地文化特色,重点推进宁强县羌族、镇巴县苗族文化项目的地域性文化传承和文化品牌打造工作。为镇巴县打造的大型陕南音乐舞蹈剧《风从巴山来》,在第八届陕西省艺术节中获得“文华剧目奖”“音乐奖”和“舞美奖”三个奖项;协助青水镇打造苗族民俗文化产业,为苗族民俗文化旅游提供专业指导,对原苗歌苗舞进行重新编排、挖掘和保护,带动特色旅游项目。

为帮扶村镇制定“乡村振兴发展规划”,是长安大学创新帮扶模式的选择。青山镇花园村是建档立卡贫困村,有贫困户176户562人。驻村帮扶以来,长安大学以学科特色为背景,选派专家团队,以青山镇文碧峰、丹江河、邵雍书院等人文自然景观为背景,编制修订“花园乡村振兴发展规划”。规划以文化与旅游融合、农业与旅游融合为突破,形成文化、旅游、休闲、养生“四位一体”的发展格局,打造花园村生态养生基地,将当地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

扶贫先扶智,西北大学探索出“跨市县大学区制”联合办学模式。几年来,西北大学附属学校与所帮扶的平利县各学龄段学校、职业技术学院与职业教育中心,实现了对口帮扶的“全覆盖”。

西北大学还以国培师资培训计划、优质生源基地建设为抓手,提升平利县、汉滨区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以“送教下乡”、“跟岗学习”为形式提高基础教育教学、教研能力,以师生支教、社会实践为途径帮带平利县职业教育发展。

据了解,仅利用国培师资培训计划一项,西北大学已连续两年为平利县培养幼教、中小学种子教师100名。在定点帮扶的陕西省商州区黄山村,5年来帮扶该村46名大学生,促进了家庭脱贫,阻断了贫困代际传递。

实际上,从智力、教育、人才、信息,到技术、文化、民生、志愿服务,陕西高校在脱贫攻坚中为受助贫困地区量身定制的教育帮扶形式,已在陕西省内遍地开花。

陕西科技大学先后选派4批干部赴铜川市王石凹村,累计筹措资金近1300余万元,促成当地原来产业单一、靠天吃饭、广种薄收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快速向特色养殖、中药材种植融合发展;陕西中医药大学以连翘种植示范基地建设为引领,让旬邑成为陕西中医药大学产学研示范基地,让贫困户通过中药材种植、共享企业发展红利;咸阳师范学院全体校处级领导干部与建档立卡贫困户一一对应,结对帮扶,成为知贫困百姓冷暖的贴心人;商洛学院发挥高校“加油站”“人才池”的作用优势,展开顶岗支教、能力培训、捐资助学,为受助县基础教育“补短板”“提水平”……

“陕西高校和教育部门将持续探索,找到更加深入的产学研结合、校地校企合作新平台,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输送源源不断的新动能。”陕西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

青春广东新闻
南方plus

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
官方微博

广东共青团
bilibi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