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新征程·青年在行动

广东的青春,就在他们身上!

文章所在栏目:奋进新征程·青年在行动 点击数:5149 更新时间:2022/4/29 0:21:14

4月28日,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广东省青年联合会联合公布《关于颁授第二十四届“广东青年五四奖章”的决定》,决定授予王永标等18名个人、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东省中医院)大德路总院骨伤一科等10个集体第二十四届“广东青年五四奖章”。

3040448d5d3c430f8ba31ca9e6035e7c_batchwm.jpg

凝聚青年伟力,共筑青春梦想。随着五四青年节的临近,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之际,广大青年踔厉奋发、砥砺笃行,南粤大地上涌现出越来越多鼓舞人心、催人奋进的好故事好典型。

获奖的先进个人和集体,有专注前沿技术领域研究的专家学者、耕耘乡村振兴一线的“田秀才”“土专家”、为大湾区建设凝心聚力的专业人才、勇敢无畏奋战在疫情一线的“大白”们……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为广东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贡献智慧和力量。


爬坡过坎 勇攀科技高峰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不少广东青年扎根科研一线,甘坐“冷板凳”、勇闯“无人区”,推动科技创新之花结出硕果。

在三尺讲台前,华南理工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教授袁伟是勤勉认真的教书匠,在科研赛场上,他努力求真探索、攀登高峰。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备受关注,我们研究电池不仅是为了保障续航,更是为了保护人。”他说,团队围绕新能源电池的功能结构设计等开展成体系的研究工作,相关技术已成功扩展至多种新型储能器件研究和应用中,备受国际业界关注。

与此同时,袁伟坚持将有价值的成果从“书架”搬到“货架”,“团队开发的我省首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燃料电池乘用车,已于2020年7月正式发布并落地,代表了当前国内该领域领先水平”。

ba9f2f1803aa43b8a6074a6e11658e28_batchwm.jpg


科研需要爬坡过坎,才能见到美丽风景。

南网数字集团“伏羲”芯片研发及应用团队是一支平均年龄仅有33.8岁的科研队伍,“尽管研究项目启动之初遇到不少难题,但团队越挫越勇,通过‘三班倒’等工作方式,持续奋战一线,将研发周期从18个月缩短到10个月。”南网数字集团“伏羲”芯片研发及应用团队相关负责人表示。

经过6年攻关,团队成功研发出我国首颗国产指令架构电力专用芯片“伏羲”,并实现规模化量产,推动我国电力工控领域核心芯片从“进口通用”向“自主专用”的转变。

668b65b9ecc8484c9199bc5748678763_batchwm.jpg

“科学道路上没有坦途。”中山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微电子学院)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双聘教授谢曦表示。他坚持奋战在科研一线,打破技术壁垒,研发出首套电子微针血糖诊疗智能系统,帮助长时间监测生物体内信息和治疗疾病,推动智能医学的发展。

1348c53f5ec149bab31265915a9e03d4_batchwm.jpg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空间电源创新团队研制的卫星电源控制器在多个关键技术指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暨南大学中医学院副院长何蓉蓉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的中药药效评价和作用机制研究上结出硕果;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研究员王屹推动可燃冰基础研究领域实现“从0到1”的突破,有效提高了可燃冰开采效率……科学技术研究是一场场接力赛,需要青年科研人员凝心聚力,方能以科技创新助推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


田间地头 扎根基层一线


助力乡村振兴,青年大有可为。在广东,青年干部勇立时代潮头,担当时代重任,积极投身乡村振兴事业,成为脱贫攻坚“主力军”、农业科技创新“领航者”、现代农业发展“践行者”。

“我期待继续投入乡村振兴事业,在帮扶乡亲们持续增收致富的路上实现人生价值。”广东省机关事务管理局人事处一级主任科员、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王永标感慨道。近4年的驻村扶贫经历,让他成为身边人口中满腔热情的“扶贫战士”。

高标准完成全村35户贫困户109人脱贫退出、协助筹集50万元建立村级助困基金、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27万元……这是王永标驻韶关乐昌市长来镇和村扶贫期间交出的“答卷”。他将村民大小事放在心里,落在脚上,推动贫困村贫困户高质量脱贫出列。

同样经常活跃在基层一线的余元善,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研究室主任,他致力于推广岭南特色水果加工新技术、新装备,累计完成技术成果转化30余项,于2021年荣获第十六届广东省丁颖科技奖。

“我一直希望能让农用无人机在岭南天空翱翔,助力实现‘丰收梦’。”这是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科研处处长唐宇朴实的“科技为民”情怀。从事农用无人机科研攻关近10年,他所研发的设备如今深入田间地头,帮助施肥、抓害虫,助力作物增产、农民增收,并在国内10多个省市进行示范和应用推广。

02f3711140c24156bd9159e11add7ecb_batchwm.jpg


专业赋能 引领时代之先


粤港澳大湾区的飞速发展离不“挑大梁”“当主角”的青年才俊。他们立足岗位,扎根一线,在湾区各展所长,在世界舞台上引领风气之先。

如何提高我国、我省的对外传播能力?在广东,有这样一支队伍——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对外传播中心(南方英文网)。他们专注用英、葡、法、日等国际多语种和粤语等方言,对外讲好中国故事、大湾区故事和广东故事。通过连续打造“爆款”,建强南方英文网、GDToday、今日香港地等媒体平台,扎实实现对外精准传播和广泛传播。

“对外传播工作是‘国之大者’,我们将不断提高自身能力,打造向世界展示中国、大湾区和广东的精品力作和重要平台,建设与广东‘两个重要窗口’地位相匹配的对外传播能力,担当联接粤港澳、联接中外的重要职责使命。”对外传播中心主任赵杨说。

北京冬奥会期间,“冰墩墩”迅速走红,成为全球“顶流”,这一吉祥物出自广州美术学院设计创作团队之手。

21次大修改、上万张草图、超过 100G的相关文件数据……一群“几乎没见过冰雪”青年人,凭着对冰雪的热爱与向往,成就了这个走向世界的中国文化符号。

专业,让前行更有力量。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东省中医院)大德路总院骨伤一科,虽有“历史”,是我国最早的中医骨伤科之一,却也年轻,拥有着一支青年占比62%的专业团队。

多年来,广东省中医院总院骨伤一科持续推动“挺起脊梁”系列活动,走进偏远山区、重点乡镇等地方为青少年进行脊柱筛查。他们跨越3000公里走进鄂温克旗人民医院进行医疗帮扶,四年间派出专家228人次,累计服务贫困患者2876人次,手术290台次,为当地患者群众撑起一把健康的“保护伞”。

“每年我们都会组织或受邀向全国同行展开培训教学活动,培养了大批专科人才。”作为国家骨科手术机器人临床应用示范基地,广东省中医院总院骨伤一科还积极做好传帮带,助力培养大批专科人才。

同样希望递好“接力棒”的,还有揭阳市公安局刑警支队新型犯罪侦查大队副大队长杨承耿。他是公安系统内运用大数据分析破案的排头兵,借助“数据导侦”,多次破获大案、要案。在此基础上,他还先后培训民警超500人次,大大提高各警种、各基层所队的办案效能。

f54e3826f29647c58030358c960ac881_batchwm.jpg

越是平凡的岗位,越需要始终如一的坚持。

陈晓文在同事眼中,是机智的“程序员”法官,在当事人眼中,是“行走的办案数据库”。他是肇庆市端州区人民法院立案庭审判员、一级法官,奋战一线近12年,坚持做到“把矛盾化解在审判阶段,以减少当事人的讼累”。

c75961c79eec423f88d4ab2f3fb9a70b_batchwm.jpg

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设计学院副院长蔡晓红初入职时,工业设计还是刚设立不久的新专业。在超10年的任教生涯中,她始终坚持“用勇气和专心做专业的拓荒者”。作为专业带头人,通过“工作室+项目制”的教学载体,推行“创新+”的教学方法,成功带领团队建成国家骨干专业、省级品牌专业,并指导学生参加专业比赛共获36项荣誉。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南海东部石油研究院惠州勘探室坚守十年,成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油气勘探突击队;广东省珠海市红旗消防救援站政治指导员林清峰先后参与重大救援行动2300余次……在广东,专业的人做着专业的事,怀抱着在岗位上日复一日、精益求精的匠心,推动各项事业不断取得新成就。


无私奉献 筑牢抗疫防线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

顺丰速运有限公司收派员秦文冲每天驾驶里程数百公里以上,是领导眼中的“冲哥”,客户眼中的“靠谱小哥”。“趁着年轻,多干点没什么,要相信努力定会有好结果。”他坚定地说。

2020年疫情发生以来,为助力解决前线防疫物资短缺的问题,秦文冲以个人名义从各方采购1000瓶总价约45000元的消毒水,并驱车将这些当时颇为珍贵的物资送到深圳,给奋战在一线保障物流运输的“顺丰兄弟”。

此外,秦文冲自发组建“抗疫小分队”,疫情期间先后两次承担起“核酸检测样本运输兵”的重要任务。他每天工作时长超15小时,运输总里程40余万公里,运送核酸检测样本超600多万份,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践行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

7e6138194ad845d780c37d42c426251c_batchwm.jpg


同样逆行在前的,还有无数不畏困难、甘于奉献的青年志愿者。

“我报名做核酸检测工作的志愿者。”“我没课可以一直做到晚上。”“现在还能报名吗?”……疫情期间,华南师范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的每一次召集,都能第一时间得到学生的响应。不少学生志愿者化身“大白”,确保核酸检测现场安全有序。

截至目前,华南师范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累计组织6000余名志愿者参与防疫一线志愿服务,志愿服务时达36000小时。

此外,通过开展“云支教”志愿服务,华南师范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发动逾1000名志愿者报名,为我省13家医疗单位战疫一线医护人员子女提供线上优质教学服务。

bccfa843e6134157b672ac3482dd8581_batchwm.png


有人逆行在前,有人坚守在后。

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二级教授毛琛疫情期间每天挑灯夜战、起早贪黑,在短短一周内,通过科研攻关,带领团队完成涉及数十万人的大型线上流行病学调查,并马不停蹄地开展信息研判、执笔完成长篇调研报告,为广东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智力支撑。

“作为一名公卫人,我努力将科研优势转化为有力武器,筑牢‘抗疫’后方防线。”毛琛说。

e76482fb2b9d4c1c80d42b62e3e2a98a_batchwm.png

青春向党、奋勇争先。在南粤这片热土上,还有无数青年扎根其上、挥洒汗水,他们以自身先进事迹感召、鼓舞、凝聚更多青年,携手共进,在新征程中奋楫扬帆、接续奋斗,书写无愧于时代和青春的灿烂篇章。


【记者】陈理

【通讯员】蔡时阳


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

青春广东新闻
南方plus

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
官方微博

广东共青团
bilibi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