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心事当拏云”——青春年少,意气风发,追求成功,渴望成就,相信每一个青年心中都有自己的“成功梦”。
但是,成功之路在何方?“内卷”的“成功学”让身心不堪重负,“精致”的“利己者”让初心无处安放……在快节奏、多选择、高强度的现代社会中,无数青年为之困惑——或许你也是其中之一。
今天,让我们一起翻开9年前习近平总书记给一群年轻人的回信,答案正在其中。
2013年5月2日,在给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2009级本科团支部全体同学的回信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只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才能最终成就一番事业”,为青年们传授了“成功宝典”,回答了“成功之问”。
短短几行字,是深思笃行厚望的结晶,无比珍贵,极具价值。
这份“宝典”贯穿习近平总书记个人的人生历程。早在上世纪70年代的梁家河知青岁月,据一同下乡的“小伙伴”讲,青年习近平非常崇尚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将“小我”与天下紧密相融。数十年后,2019年3月,已是大国领袖的习近平在接受意大利众议长菲科的提问时,铿锵有力地回答:“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我愿意做到一个‘无我’的状态,为中国的发展奉献自己。”
这份“宝典”凝结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的一贯寄望。2007年五四前夕,时任上海市委书记习近平同上海各界优秀青年座谈时,勉励大家要“把个人的理想同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结合起来,把个人的追求同人民群众的需要紧密联系起来。”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南开大学考察时,鼓励青年同学们“只有把小我融入大我,才会有海一样的胸怀,山一样的崇高。”
这份“宝典”铸就了无数真正成功而充实的人生。“两弹元勋”钱学森在回顾自己一生时感慨:“我个人仅仅是沧海一粟,真正伟大的是党、人民和我们的伟大国家。我作为一名中国的科技工作者,活着的目的就是为人民服务。如果人民最后对我的一生所做的各种工作表示满意的话,那才是最高的奖赏。”“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为了“禾下乘凉梦”,一梦逐一生,一辈子躬耕田野,用一粒粒种子造福中国、改变世界。在他的心中,“只要能解决老百姓的吃饭问题,个人的荣辱得失又算得了什么”。
掌握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传授的这份“成功宝典”,关键在于理解“得其大者”为什么能够“兼其小”?我们可以从这样几个角度来认识。
第一,得其大者终能行得远。鲁迅先生曾说:“因为终极目的的不同,在行进时,也时时有人退伍,有人落荒,有人颓唐,有人叛变,然而只要无碍于进行,则愈到后来,这队伍也就愈成为纯粹精锐的队伍了。”纵观人的一生,不是线性的发展,而是累进的积累——谁的韧劲儿更大,谁的成功概率就更大。很多人碌碌无为,不见得是“干得不好”,更可能是“坚持不了”。但是,要想走得长久、坚持得住,不能指望“小确幸”、“自循环”所提供的微弱动力,只能依靠来自“大格局”、“大担当”的不竭动力。
第二,得其大者才有大平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把自己的梦和祖国的伟大事业联系在一起,将奋斗的平台放在祖国伟大事业上,才能成就你们的理想。”今天很多青年都热衷谈“风口”、找“风口”。其实,对于任何一个时代的年轻人而言,国家的需要就是最大的“风口”。大家看,今天人才辈出、成就斐然的航天科技领域、大型建设领域等,其实在上个世纪90年代都是“冷板凳”——“搞导弹不如卖茶叶蛋”等调侃言犹在耳。但有那么一批人,坚持国家需要高于一切,甘守寂寞,坚守“国之大者”,终于随着国家发展迎来了行业的“黄金时期”,也成就了个人职业生涯的“高光时刻”。
第三,得其大者方得高境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把人生理想融入党和人民事业之中,把为人民幸福而奋斗作为自己最大的幸福,才能拥有高尚的、充实的人生。”成功人生,不在外在的风光,而在内在的状态——因充实而无悔,因奉献而自豪,方是成功境界。“时代楷模”彭士禄曾经说:“我一辈子只做了两件事:一是造核潜艇,二是建核电站。”——被网友们称为最值得羡慕的“凡尔赛”。这种至深的自豪、至真的满足、至淡的平和,只能来自于至大的事业——党和人民的事业。
涵养笃定的韧劲,找准广阔的平台,筑牢自我的认同——是任何时期的青年走向成功的重要要素,全都蕴含在习近平总书记这封凝练深刻的回信中。
“问少年心事,眼底未名水,胸中黄河月”,在北大传唱多年的《燕园情》,用“未名水”“黄河月”表达了青年胸怀天下、重民族大义的价值导向,与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精神交相辉映——祝愿每一位新时代中国青年,都能从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咐中领悟“成功宝典”,把忠诚书写在党和人民事业中,把青春播撒在民族复兴的征程上,把光荣镌刻在历史行进的史册里!
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
青春广东新闻
南方plus
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
官方微博
广东共青团
bilibi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