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聚焦

当我们谈论劳动时,在谈论什么?

文章所在栏目:理论聚焦 点击数:3138 更新时间:2022/9/1 9:01:03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雨足高田白,披蓑半夜耕。”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

从古到今,我们对劳动场景的艺术化描绘很多,但对劳动行为的深层次研究不多。相信很多青少年工作者在开展劳动教育时,都遇到过孩子们提出这样的问题:“以后的活儿都由机器人去干了,为什么还要教我们爱劳动?”——如果我们的认识仅仅停留在“劳动=勤劳=好习惯”的层面,是很难回答好孩子们的问题的。

“我们为什么要爱劳动?”——对于青少年劳动教育(其实也包括成年人劳动教育)中的这一根本问题,习近平总书记给了我们最全面、最权威的回答。

《论党的青年工作》一书中的《要从小培养劳动意识》一篇,收录了从2013年10月至2022年3月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少年劳动教育的系列重要论述。相关内容可以概括为3个方面(为了方便大家讲给青少年听,我们使用几个比喻来阐述总书记的重要论述)。

第一个层面,劳动是一支画笔,能够画出生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国梦,最终要靠全体人民辛勤劳动,天上不会掉馅饼!”习近平总书记还曾讲过:“幸福不会从天降,美好生活靠劳动创造。”是的,尽管人类社会已经演化得十分复杂精巧,有各种各样很有“高级感”的活动,但构成这座大厦的地基依然是劳动——维系生存、保障生活的吃穿住用等一切的一切,全是靠劳动创造出来的——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

第二个层面,劳动是一口泉眼,能够流出幸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要从小培养劳动意识、热爱劳动……”劳动的结果是重要的,能够创造幸福;劳动的过程同样是重要的,本身就是一种幸福。要按照总书记的要求,培养青少年“热爱劳动”,很重要的一点,是要让他们享受劳动的过程。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之所以是人的“类本质”,就在于劳动的过程是一个将人的内在价值“释放出来”的过程,其本身就能给人带来无可比拟的幸福。因此,享受劳动的过程、品味创造的幸福,是青少年劳动教育的重要方向。 

第三个层面,劳动是一个模具,能够塑造全面发展的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不能忽视‘劳’的作用。”为此,习近平总书记还专门条分缕析地阐释过劳动如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劳动可以树德、可以增智、可以强体、可以育美。”所以劳动教育的作用,绝不仅仅是我们直观理解的“有个好习惯”、“有个好身体”那么简单,而是孩子们在未来人生道路上真正成长为一个健全均衡的人的“塑形模具”。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将青少年劳动教育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政策,实现了一系列重要变革——这不仅是教育领域的改革,更是对民族未来的塑造,让我们一起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的长远考量和殷殷期待,努力把新一代青少年培养成为热爱劳动、勤于劳动、善于劳动的高素质劳动者!(青宣)


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

青春广东新闻
南方plus

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
官方微博

广东共青团
bilibi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