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高校共青团工作简讯【2018年第3期】
编者按: 今年以来,我省高校团学组织多措并举,继续扎实推进改革落地落实,各高校团学组织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进一步增强,思想引领更加有力、基层基础更加扎实、服务青年更加有效。现将相关情况编发,供各地各单位参考。
我省高校团学组织扎实推进改革落地见效
今年以来,我省高校团学组织继续扎实推进改革落地落实,取得积极成效。截至2018年7月,全省151所高校中,143所已建立较为完善的团组织,其中122所高校实现了校级团委的单独设置,有34所高校为改革后实现校团委单独设置;全省134所高校已出台共青团改革方案,123所高校已出台学生会改革方案或实施细则,各项改革任务扎实推进。
一、多措并举推进改革落地
(一)细化制定全年改革推进路线图。在2017年改革基础上,针对广东高校团学改革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细化制定了《广东共青团、学联学生会改革任务清单》和《广东省高校共青团2018年工作评价考核方案》,制定全年改革工作路线图,督导各高校对照任务清单和督办评价内容开展自我对照、自我检查,有针对性地推进高校团学改革各项工作。
(二)推动团学改革纳入省政府春秋季开学专项督导。积极争取省教育厅支持,将高校共青团改革和学联学生会改革纳入省政府春秋季开学专项督导范畴。对全省高校共青团改革和学联学生会改革开展重点抽查和督导,重点抽查了华南农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潮汕职业技术学院等20所高校,重点督导《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和《学联学生会组织改革方案》传达学习和推进落实情况、学校团学改革方案出台情况、高校共青团和学联学生会改革任务分解推进情况,以及重点改革项目推进情况等。
(三)推动改革内容纳入高校党建工作考核。抓住省委教育工委对高校开展党建工作考核的契机,积极沟通协调,在省委教育工委印发的《2018年度(年中)全省高校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工作的通知(粤教工委组函〔2018〕27号)》中,将“党建带团建”工作纳入各高校党建工作重要考核内容。
(四)建立有针对性、常态化的改革督导机制。针对9所未出台学校共青团改革方案的高校、28所未出台学生会改革方案或实施细则的高校,单独发函指导,对21所未单独设置校团委的高校进行重点督导,对8所团组织还不健全的高校,督促尽快建立和完善团组织。常态化开展每周一次的“学校联系日”活动,今年以来共开展了18期活动,走进学校对改革工作落实落细进行点对点督导。
二、各领域改革成果逐步显现
(一)团学工作的思想政治内涵和价值引领功能进一步彰显。2018年,团省委、省学联联合省教育厅共同实施了“灯塔工程”广东青年大学生思想引领行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融入高校“大思政”工作格局,成为高校共青团参与思政工作重要抓手。一是更加凸显思想政治引领的主旋律。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开展“南粤青年说”大学生关注热点大讨论,设计“习总书记寄语青年”主题海报,选树“灯塔”青年、“灯塔”团支部、“灯塔”实践团队等典型,激励青年大学生学而信、学而用、学而行。二是将思想政治引领融入团学工作全过程各环节。打造“思想引领+”社会实践、成长服务、创新创业等系列活动,充分利用团学工作的各场景实现育人功能,策划了“灯塔作伴青春同行”三下乡主题实践、“‘挑战杯’伴我成长”等活动,打通思想引领的最后一公里。三是有效切中青年大学生精神成长的需求点。变“高冷范”为“小清新”,以“点亮自己、照亮他人”的理念、以青春幻彩的“灯塔”VI设计、以一批原创的“灯塔”思想文化产品引发学生群体的情感共鸣。四是利用新媒体扩大思想政治引领的传递功率。有效组织全省151所高校团学组织新媒体组成矩阵体系进行正能量的发声。“广东学联”微信公众号在全国省级学联新媒体中多次位列第一,思想政治引领类推文阅读量常年保持“10万+”。
(二)基层“四缺”问题得到缓解。目前,已有122所高校实现了校级团委的单独设置,其中34所高校是改革后实现校团委单独设置。109所高校团委书记按学校中层正职配备,其中46所高校为改革后落实中层正职。改革以来,85所高校共增加校团委专职团干部106人。华南理工大学团委新增专职团干4人;华南师范大学增配1个团委编制;广东财经大学从青年专业教师中选任2名兼职校团委副书记,同时增补有社会影响力的青年代表任挂职副书记。124所高校实现按在校生人数人均每年不低于20元标准划拨校级团委日常工作经费,其中有87所高校在改革后增加工作经费。中山大学、广东财经大学、广东海洋大学、东莞理工学院、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南方科技大学、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团委日常工作经费比2016年同比增加超过50万元;私立华联学院、潮汕职业技术学院、广东新安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广东亚视演艺职业学院等20多所民办专科院校实现了按“在校生人均不低于20元/年”的标准划拨校团委工作经费。126所高校已设独立的学生活动中心(活动场所),改革后全省高校累计增加学生活动场所3.68万平方米。其中,惠州城市职业学院、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广州商学院分别增加学生活动中心面积5000平米、1600平米、1000平米、400平方。广东白云学院、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等院校优化资源保障机制,学校在活动场所、设备、时间等方面对团学工作予以保障。
(三)基层团支部活力有效提升。落实团中央“大抓基层”“全团抓学校”的要求,在多年举办“活力在基层”主题团日竞赛活动的基础上,加大力度盘活基层团支部,打造主题团日竞赛“十百千万计划”,每个赛季发动超过10000个高校基层团支部项目参与活动,选出1000个入围项目,从入围项目中评选出数百个优秀项目和10个最佳项目。2018年第一赛季已有119所高校共19648个团支部项目参与申报,比去年增长128%。各高校创新工作载体,提升基层团组织活力,广东海洋大学举行“灯塔工程之团支书述职大赛”;广州美术学院举办校级“活力在基层”主题团日竞赛;华南农业大学围绕“精十优百”品牌计划,从制度、联动机制、经费等方面为团日活动做好充足保障;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以落实“驻院蹲班”制度为重点,建立“从严治团全校团支部书记微信群”工作群;韶关学院以深化推进“班团一体化”改革为支撑,开展基层团支书的业务素质培训,举办校级比赛,激发团员主人翁意识和参与活力。
(四)各高校团代会、学代会召开更加规范。一是在规范高校团代会方面,制定并发布《高校召开团的代表大会的流程说明及文件模板》和《高校党组织届中调动指派团的委员会书记、副书记操作流程及相关模板(试行)》。规范指导13所学校团委完成换届、11所学校团委完成届中换任,
对61名专挂兼职班子成员进行协管考察。二是在规范学联和高校学代会方面,制定和印发《高校学生代表大会工作规则》和《高校学生代表大会召开申请流程和请示模板(试行)》,进一步指导学联和高校学代会筹备,规范审批流程,核准高校学生会(研究生会)组织章程修订。严格审核河源、湛江、惠州、江门、珠海、清远等6个地市学联代表大会和39所高校学生(研究生)代表大会的请示,指导各地各高校学联学生会组织规范开好学代会。
(五)服务青年学生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升。高校团学组织坚持服务青年的生命线,紧扣青年成长发展需求,不断优化服务项目、拓展工作覆盖面,有效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2018年“挑战杯·创青春”广东大学生创业大赛吸引128所高校2811件作品报名参赛,其中1594件作品进入省级复赛,1118件作品入围终审决赛。华南理工大学最终捧得最高奖项“创青春杯”,广东工业大学、广州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东莞理工学院、华南农业大学、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广东财经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和广东石油化工学院10所高校捧得“优创杯”。142所高校参与“展翅计划”广东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提升行动,覆盖全省95%院校,共发布实习岗位13.2万个,参与学生8.4万名,双向选择简历投递24.8万次,累计签订实习协议3.6万份。其中,中山、肇庆、清远、佛山、惠州、阳江、韶关、珠海等地市团委以及省金融团工委、省青年企业协会提前部署、积极谋划,率先在6月25日前完成岗位开发任务指标数;肇庆、东莞团市委和省金融团工委及省属企业团工委广泛开展宣传,扎实有力有序推动企业提供岗位需求,岗位开发任务指标完成率均150%以上。华南农业大学团委与就业指导中心、大型招聘平台联动进行深度合作,组织全校性大型线下实习招聘会;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结合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特点,将“展翅计划”和学生“顶岗实习”“就业实践”充分融合,积极开拓社会资源,推进一批校内外长效的实习见习基地落地;韶关学院建立以团学骨干为主的宣传工作队伍,开展进班级、进社区、进网络宣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