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广东省委学校部 | 广东省学生联合会秘书处

工作简报

广东高校共青团工作简讯【2019年第3期】

文章所在栏目:工作简报 点击数:4481 更新时间:2019/11/22 11:30:03

编者按:2019年4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周年大会上讲话中强调,要“积极为青年创造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发展条件”。长期以来,广东高校共青团以“挑战杯”竞赛为龙头,打造青年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为青年大学生搭建创新创业成长平台。2019年11月8日至12日,我省18所高校的近400名参赛师生携49件作品参加第十六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获得1个特别一等奖、14个一等奖、34个二等奖,另有32件作品在网络复赛中评为三等奖,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州大学、广东工业大学、深圳大学捧得“优胜杯”,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广州中医药大学荣获“进步显著奖”,深圳大学1件作品获得“累进创新奖”,充分体现了广东高校共青团近年来开展创新创业工作、培育创新创业人才的丰硕成果,展示新时代广东青年大学生积极投身创新创业的良好精神风貌。现将有关情况编发,供各地各高校参考。

 


挑战三十载,追梦新时代

——广东高校共青团以“挑战杯”竞赛为龙头,构建全链条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

“挑战杯”竞赛举办30年来,广东高校共青团坚持以“挑战杯”竞赛为龙头,大力开展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工作,培育了一大批具有科研探索精神、科创报国热情的青年学子。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各高校团组织紧紧围绕“三个根本性问题”,既扎实做好“挑战杯”“攀登计划”等团中央、团省委的“规定动作”,又结合实际推出各具本校特色的共青团创新创业工作“自选动作”,形成了“百花齐放”“千帆竞发”的良好发展势头,将创新创业工作打造成了履行共青团育人主责主业的重要抓手。

一、广泛开展赛训活动,搭建广阔创新创业育人平台

一是延伸举办校(院)级“挑战杯”竞赛活动。自2018年下半年启动本届“挑战杯”国赛的参赛筹备工作以来,25所参赛高校全部举办了校赛;参加省赛的137所高校中,举办了校赛的高校达92%。华南理工大学共发动586件作品参加校赛,竞赛规模超过大多数省份的省级竞赛;参赛学生达3800余人,占在校生人数的10%。一大批民办和大专院校积极学习借鉴传统本科强校的经验做法,依托校赛精细遴选和打磨参赛作品,培育了较高水平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成果,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获得一项国赛二等奖;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深圳职业信息技术学院、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分别获得一项国赛三等奖,占国赛中获奖高职高专院校的1/3。部分高校还组织动员各院(系)举办院(系)级竞赛活动,推动了“挑战杯”进一步向末端延伸,使更多大学生能够经受“挑战”的历练、享受“挑战”的乐趣、收获“挑战”的成长,如广州中医药大学突出中医药学专业特长,组织各学院举办院级“挑战杯”竞赛,遴选和培育了大批具有专业特色和学科优势的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对举办院级“挑战杯”选拔赛的学院给予2000元组织经费支持,充分调动各学院开展竞赛评选活动的积极性。

二是深入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攀登计划”实施5年来,各高校团委以省级“攀登计划”为“模板”,广泛开展校级创新创业项目培育工作,发动和引领广大青年大学生积极投身科技创新实践。华南理工大学开展“百步梯攀登计划”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培育活动,按照重点项目10000元/项、一般项目5000元/项的标准给予资助,并择优推荐申报省级“攀登计划”立项和“挑战杯”省赛。华南师范大学生开展“金种子计划”,对哲学社会科学类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项目给予不低于3000元/项、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和发明制作类作品不低于6000元/项的资助经费。广东工业大学举办大学生创新创业“攀登班”活动,每年招收100名创新创业项目的骨干学生,开展科研实践锻炼培育,着力培养一批科技创新、就业创业学生领军人才。五邑大学、广州医科大学、广东海洋大学等高校针对省级“攀登计划”立项项目给予了不低于1:1的配套资金,用于开展项目培育和管理、奖励优秀结题项目等,为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提供了坚实的资金“后盾”。

三是丰富群众性科技创新活动内容。全省各高校针对“挑战杯”“攀登计划”覆盖专业范围有限的实际,以“广东大学生科技学术节”为参考,广泛组织生物化学实验技能、节能减排工业设计、预防医学实验技能、金融建模、企业经营模拟沙盘等各类专业性、群众性竞赛活动,进一步满足了更广大青年大学生学习科技知识、投身科研实践的需求。华南师范大学自1987年起举办学生科技学术节,开展“人文与科技100讲”、创新实践与创意设计、专业技能训练与竞赛、科技知识宣传普及和创新创业项目展览等活动,为大学生学习创新创业知识、激发创新创业热情、投身创新创业实践搭建平台。大多数高校还配套开展了“实验室开放计划”“科技名家进校园”等活动,让大学生近距离感受科研的魅力、体验创新的乐趣。

二、协调凝聚校内资源,建立健全创新创业工作机制

一是争取党政领导和机关部门支持。各高校团委自觉将创新创业工作融入高校建设发展和人才培养工作大局,主动汇报、积极作为,努力提升工作彰显度,为推动创新创业工作落实营造良好环境。本届“挑战杯”省赛终审决赛中,83所参赛高校团委邀请校领导出席了开幕活动;国赛终审决赛中,16所参赛高校的领导同志亲自带队赴京参赛,现场看望慰问本校参赛师生,指挥做好“临战”备赛工作。大多数高校团委还邀请学校教务、学工、科研等部门负责同志和院(系)领导同志参加两级竞赛相关活动,向学校各级各部门领导充分展示共青团创新创业工作成果。

与之对应,少部分高校团委对“挑战杯”竞赛重视不足,校领导和团委主要负责同志均未出席省赛终审决赛,导致参赛成绩均不理想。

二是建立资源保障机制。大多数高校团委将“挑战杯”竞赛作为培育创新创业人才、树立创新创业工作品牌的重要抓手,积极协调校内资源向“挑战杯”聚焦,推动成立由分管领导统揽,校团委牵头,学工、科研、教务、人事、财务等行政部门和创新创业学院齐抓共管的“挑战杯”竞赛领导协调机构。华南农业大学将“挑战杯”竞赛列入学校“十大育人体系”中“科研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向本科生全面开放近百个实验室。汕头大学结合各院(系)建设实际,开展具有专业特色的本科生研究计划。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每年列支200万元用于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并在节假日向优秀项目团队开放实验室,为大学生在创新创业道路上保驾护航。

三是出台激励奖励措施。部分高校团委在学校党政和机关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积极推动出台以“挑战杯”“攀登计划”等创新创业活动为载体的激励机制,有效营造了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华南师范大学将参加“挑战杯”获奖情况纳入院(系)年度考核和“五四”评优评价体系。华南理工大学对指导学生获得“挑战杯”全国赛特等奖的指导老师团队,给予增加下一年度研究生招生指标的奖励。暨南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等高校将指导学生参加“挑战杯”“攀登计划”作为指导老师评定职称的条件之一,并将在省级以上竞赛中获奖作为本科生计算学分和优先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的重要条件。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对在“挑战杯”竞赛获奖的团队最高奖励8万元、指导老师团队最高奖励10万元。

三、强化跟踪服务职能,助力学生创新创业成果转化

一是依托“中国青创板”推动作品全面对接资本市场。各高校以“挑战杯”竞赛为平台,着力健全完善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和政策机制,加强宣传,广泛动员,积极推荐优秀创新创业项目到“中国青创板”综合金融服务平台挂牌,努力推动参赛项目的成果转化。截至目前,已推荐2587个项目上板,实现43笔融资对接共计3.43亿元,帮助大学生打通了优秀创新创业项目与资本市场的“最后一公里”。

二是建设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孵化平台。30所高校建立了广东高校共青团“青创空间”孵化中心示范点,部分有条件的高校还建立了本校孵化基地,为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孵化提供办公场地、导师辅导、信息咨询、辅助培训、专利申请和代理登记等各种服务,并整合校外孵化基地资源,助力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转化落地。暨南大学依托优势学科和重点实验室,建立了25间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坊。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积极联系茂名高新区孵化器、粤西创业创新孵化园等单位,对“挑战杯”竞赛获奖项目提供免费入驻孵化服务。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对优秀参赛作品实施优先审批入驻学校学生创业园区。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等职业院校结合办学特色,积极引入相关行业的社会企业助力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孵化落地。

三是引导人文社科类作品积极转化。各高校团委结合“挑战杯”“攀登计划”的人文社科类别设置,积极引导大学生关注和服务社会发展治理,帮助大学生了解社会、参与社会治理搭建平台。在本届省赛中,各高校共申报654件社科类作品,选题范围涵盖了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乡村振兴、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基层社会治理等方面,其中一大批研究成果具有较高参考价值。华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贫困的文化根源与教育精准扶贫——基于粤西三村的田野调查》,对新时代如何增强教育精准扶贫实践的针对性提出了有益建议,被《光明日报》内参引用;广东工业大学《欠发达地区毒品问题治理的路径探索——基于广东省陆丰市的调查》,“对其他地区解决类似的问题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广东技术师范大学《让社区为“居家养老服务”撑起幸福伞——广州市居家养老服务社区支持现状与创新研究》提出“幸福伞”理念和措施,依托社区开展居家养老,被认为“具有社会针对性和现实重要意义,参考借鉴价值较高”。

三十年栉风沐雨,三十年弦歌不辍。新时代改革再出发,广东高校共青团要与时代共舞,加强谋划,久久为功,不断总结工作经验、更新工作理念、改进工作方法,把服务青年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体系建设的更加完善,培育更多具有远大报国理想的科技创新人才,为广东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两个重要窗口”重要目标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