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广东省委学校部 | 广东省学生联合会秘书处

工作简报

广东高校共青团工作简讯【2022年第4期】

文章所在栏目:工作简报 点击数:5539 更新时间:2022/9/30 15:01:21

编者按:2022年7月-9月,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文明办、团广东省委、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学联组织开展广东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全省共有151所高校,52.5万大中专学生及教师,组建实践队伍3.8万支参与活动,共计投入4385万元经费。全省大中专学生“三下乡”鲜活经验和创新做法,生动反映了“三下乡”活动的丰硕成果、农民群众的积极反响和乡村振兴的崭新气象现将相关情况编发,供各地各单位参考。

广东大中专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的青春力量

2022年,团广东省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突出迎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工作主线,坚持从农村实际和农民需要出发,坚持深化拓展“三下乡”活动内容和形式,推动广东大中专学生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推动广东大中专学生成为了乡村振兴“生力军”。

一、提质扩面、提档升级,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力量

(一)发挥专家教授学术优势,以专业指导提升社会实践质量。今年暑假,全省共有6位院士、1328位教授(含副教授)、9285位专任教师作为实践团队指导老师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在指导老师的带动下,南粤学子突出迎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这条主线,围绕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普及科学理论、宣讲形势政策、涵育文明乡风、服务群众需求,为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贡献了青春力量。

(二)精心设计实践路线,以青春担当感悟伟大成就。团广东省委组织暨南大学、广东财经大学、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重点开展“感恩奋进 青年先行”省级专项活动,带动南粤学子追寻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重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的考察路线,引导南粤学子深刻感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

(三)凝聚团属工作品牌力量,以专业力量助力南粤学子乡村振兴行动。团广东省委部署开展“百校百号乡村行”省级专项行动,组织省内百个“青年文明号”示范集体与百个高校实践团队结对,深入乡村普及科学理论、宣讲形势政策、开展便民服务,带动青年学子用自身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服务大众,在实践中积极探索青春的价值,争做新时代有为青年。

二、聚焦主题、因地制宜,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

(一)将“挑战杯”带下乡,将科技创新成果赋能乡村振兴。全省各高校充分发挥自身学科优势,通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将多年研究打磨的“挑战杯”项目成果带下乡,以科技创新推动乡村产业发展。例如,华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火星农垦实践团队,把第十三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项目“无人农场”带到广东增城、河源水稻种植地区,推动无人化托管农场建设;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竹梦实践团队将第十三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项目“竹子自适应去皮机”带到了罗定市泗纶镇,用专业技术提高传统工艺品生产效率,解决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广东海洋大学贝壳粉技术扶贫队把第十二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创业大赛银奖项目带到了雷州覃斗镇,推动废弃贝壳处理技术的应用,并建设“高校—政府—合作社—企业”政产学研模式,不仅解决了废弃贝壳污染乡村环境的问题,还大幅度提高当地村民收入水平。

(二)将“互联网思维”带下乡,促进乡村焕发生机和活力。南粤学子把最擅长的技能和乡村振兴紧密结合在一起,通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为农产品直播带货、为美丽乡村制作导赏视频、为乡村非遗文化制作IP形象等,使农业、农村、农民享受互联网红利,开辟以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带动农村产业发展的新路径。例如,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南粤党旗红实践队广东医科大学乡村振兴红色巡礼服务队等队伍奔赴全国各地乡村,以“直播带货”带动农产品销售,共吸引数十万人在线上观看直播并下单支持,同时通过传授互联网直播平台使用和运营技术,进一步拓宽了农民销售农副产品的视野;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凝心共振”实践团队等队伍通过线上宣讲、宣传片拍摄、文创设计等新媒体技术,多方位展现广东乡村的风貌和底蕴,进一步助推当地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红色DNA实践队等队伍,通过设计打造乡村非遗文化潮流IP,并在线上宣传推广,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促进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三)将“青春技能”带下乡,推进乡村产业多元化发展。南粤学子充分发挥专业优势,通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深入乡村调研产业发展现状,因地制宜设计服务项目,精准推动乡村产业发展。例如,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乡村振兴“帮帮团”集合具有建筑、设计、规划等专长技能的师生,踏进中国菠萝之乡——湛江徐闻,共同打造具有本土菠萝文化元素的创意民宿群及特色乡村人才驿站,以产业创新促进乡村旅游发展;顺德职业技术学院组织青年“粤菜师傅”奔赴贵州黔东南苗族侗寨洪州镇,开展粤菜、粤点与粤饮技能培训班,打造黔东南的特色优质奶茶IP,积极推动黎平食材、顺德厨艺融合发展;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蚊媒病防控师生技术团队深入佛山市三水区南山镇,努力将世界前沿科研技术“以蚊控蚊”生态防制蚊媒病技术在当地推广应用,探索科技转化,打造“无蚊社区”。

三、用心用情、多维宣传,点面结合展示南粤学子助力乡村振兴实践成效

(一)省级整合宣传,南粤学子助力乡村振兴行动深入人心。团广东省委统一部署统筹广东大中专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宣传工作,收集全省各大中专学校开展暑期社会实践、参与乡村振兴的文字、照片、视频素材,并经过整合和打磨,精心制作青年喜闻乐见的新媒体作品,取得了较好的宣传效果和社会效应。例如,广东组织50多所高校社会实践团队奔赴乡村一线,结合美丽乡村、人文乡村、活力乡村等主题开展“我是乡村绘画师”墙绘活动,得到了新华社、人民日报等30多个官方纸媒、新媒体平台的跟踪报道,主题报道阅读量、视频播放量均超过300万次,直接推动了广东乡村旅游、水果产业的发展,吸引社会各界对广东大中专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广泛关注。

(二)学校多点开花,“三下乡”活动宣传覆盖面和社会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全省大中专学校通过制作精品视频、推文、海报等新媒体宣传作品,并大量向官方媒体投稿和通过微信、微博、校园媒体等平台进行传播推广,将活动中的感人事迹、实践成果向广大人民群众宣传,多维度展示全省大中专学生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青春行动。今年,全省大中专学校“三下乡”宣传报道数量达10万余次,其中省级以上媒体宣传报道22208次,覆盖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青年报、南方日报、羊城晚报、学习强国、新华网、央视网、光明网、中青在线等多家主流媒体。同时,团广东省委组织动员全省大中专学生积极参与“2022年‘三下乡’、‘返家乡’社会实践调研报告征集”、“镜头中的三下乡”、“我的返家乡实践故事”征集等线上配套活动,推动学校用镜头记录实践过程,用文字讲述实践故事,展现了南粤学子勇担民族复兴大任的靓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