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两送一改三结合”让大学生成为社区健康的“守门人”
暨南大学基础医学与公共卫生学院团委发挥学科优势,将疫情防控常态化和“健康中国2030”战略相结合,通过项目化形式在暨南大学校内以及周边社区开展以“发挥医学青年力量 守护社区健康家园”为主题系列社区志愿服务,围绕疫情防控、健康服务以及知识科普,筑牢疫情期间的健康防线,受到了社区居民的欢迎和好评。目前该项目服务志愿时数累计5689.83小时,服务人数达到20696人次。
送医学科普进社区提升居民健康素养
学院团委通过讲座、摊位宣传等形式,现场为社区居民提供科学的健康服务和指导,主要包括疫情防控、急救技能、慢性病、艾滋病和未成年性教育等医学知识科普,并在微信公众号上线医学科普专栏,促进居民增强健康意识,能够预防疾病保护好自己。期间共举办讲座19场,发布医学科普推文20篇,累计阅读量27327人次。
送健康暖心服务入社区守护居民健康体质
内容通过摆摊活动、上门探访、养老院探访等形式,为老人提供量血压、测血糖等基础义诊服务,同时叮嘱他们养成经常测量血压、血糖的习惯,时刻关注自身健康状况,身体不适及时就医并根据医嘱吃药。为社区核酸检测提供志愿服务,将核酸检测工作作为专业学习的实践场。
改变活动模式便利社区居民
为了克服疫情对社区实践工作的影响,学院与街道社工站合作推出“耆乐养老”线上长者高血压互助支持小组活动,通过智能手机等电子设备,在线上持续开展高血压预防和控制知识宣传,并组成健康知识小组,建立微信群,多对一为老人科普高血压知识,开展高血压预防和控制知识宣传,提升社区长者高血压防护的意识。
针对疫情下的青少年身心健康问题,推出家综课堂,通过游戏敲开孩子心灵的大门,普及青春期以及疫情防护知识,消除对疾病的恐惧,帮助他们形成健全人格,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三结合”保障实践成效
结合社区实际工作需要,根据社区工作内容定制服务清单,开展更符合实际、有针对性的社区健康志愿服务,并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形成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志愿服务动态模式;结合医学学科优势,转化为服务实效。基础医学、公共卫生等专业师生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为社区居民普及医学知识,通过服务提升了医学生的医学技能和综合素质,实现了服务社会、回报社会的育人初衷;结合党团工作,不断提升大局贡献度。学院积极开展社区健康志愿服务,带动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等专业本硕博党团员广泛参与,推动了党建团建质量提升和品牌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