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县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广东共青团 >> “战疫”行动 >> 市县动态 >> 正文

惠州:冲在战“疫”一线的“90后”们

文章所在栏目:市县动态 点击数:4270 更新时间:2020/2/14 14:32:47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在抗击疫情的道路上,不仅有群众的力量,还有基层干部的身影;不仅有经验丰富的老将,还有冲锋陷阵的年轻人;我们无法一一喊出他们的名字,他们却有一个共同的标签“90后”。

曾经,与90后联系在一起的,有很多类似于“非主流”、“怕吃苦”等的形容词。但是在疫情防控的一线,每个人都无法忽略90后的责任与担当,他们为防疫大军中不可或缺的力量,时时刻刻都在发挥着生力军的重要作用。

.jpg

 90后的宝爸:“想宝宝,想抱抱他”


 芦洲镇横江村驻村干部曾小川,宝宝刚刚5个月,正是需要精心照顾的时候。疫情阻击战打响的时候,他依依不舍的将年幼的宝宝托付给父母照顾,回到了工作岗位上。入户排查排查村民身体情况、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帮助公共区域消毒、整理汇总登记摸排信息等等,也已经很多天没有回去过。

“我从来没有这么长时间离开过宝宝,有时候想的不行,会开个视频看一下宝宝,看完了更想了,但是我还得坚守在岗位上,我是个父亲,也是个驻村扶贫干部”。初为人父的他,即使万分难受,依然坚守岗位,为自己的孩子、也为无数的孩子,在战斗着。

90后的丈夫:“对不起,这是我的责任”


“对不起”,是胡伯威十几天之前,离开家的时候跟妻子说的一句话。作为一90后基层公务员,他已经很多天没有回家。走进芦洲镇宣教办,胡伯威正在电脑旁打着字,桌上放着一叠报送给各级媒体的新闻稿件,手边是一桶还没泡开的方便面,这样一幅画面,已经成为他这段时间的常态。

 若不是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胡伯威可以说近阶段最开心的人,因为他1月2日刚刚结婚,今年春节本该带着新婚妻子回老家,然而,疫情的出现打破了美好的规划。大年初二下午,镇政府紧急召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调度会,第二天早上他就返回了工作岗位上。面对妻子,他心中满是愧疚, “对不起,我要返回工作岗位了,这是我的责任。等疫情结束,我一定带你回趟老家。”

 无论白天还是晚上,他不是在办公室编稿、就是在采集新闻素材的路上,常常熬到很晚才睡,经常来不及吃饭,一桶泡面就对付着解决。有时候,他会和妻子通一会儿视频电话,这是他每天最开心的事情。

90后的志愿者:“我是卫生学院学生,我请战”


“为了有效防控疫情,我们作为卫生学院学生,有责任有义务保证全体村民安全,主动投身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

5天前,正值放假在家的梁琳,通过社区微信群获知,镇里设置的5个防疫便民服务点人手不足,她便早早地来到服务点,主动请缨和村干部一道担负起驻守村级主干道、测量体温、劝返往来行人的重任。外面天气寒冷又恰逢阴雨天气,考虑她一个娇弱的女孩子,怕身体吃不消,领导准备安排她放两天假,可是她谢绝了,“我本身是卫生学院学生,学的也是护理专业,我想去最需要我的地方,尽一份自己的力量!”

 此后,村里另一名卫生学院学生黄玉婵也请战加入服务队伍,佩戴上一次性医用口罩,每天从早上7点到晚上10点,坚持驻守在岗,帮忙往返村民测量体温,做好登记,考虑到中午时分行人增多,为了严把路口人员和车辆出入,他们往往来不及吃上一口热乎饭,可爱的90后志愿者姑娘们用实际抗疫举动,书写着青春使命担当。

90后的护士:“这是我应该做的”

 在芦洲镇卫生院的门口,可以看到一个年轻的小姑娘正在给老人们测量体温,“婶婶,你不要紧张,我就是给你测量一下体温,没事的啊。36.7℃,温度正常。”

 林美凤是出生在99年的一个小女生,是芦洲镇卫生院的一名护士,作为一名不折不扣的90后,在疫情发生时,她主动请求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坚守在预检分检处,并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每天给来卫生院的人测量体温、记录在册,遇到不理解的、耐心给他们解释、安抚他们的情绪,给他们讲疫情防控知识、引导他们勤洗手、戴口罩……

“我是个年轻人,抵抗力强,也没有结婚,没有顾虑,而且我本身就是一名医务人员,当然应该义无反顾站在前面,这是我应该做的!”

90后的后勤:“一个电话,就是一个责任”

      

“您好,询问我镇卡点情况吗?你是从哪里来?是什么原因需要进我镇呢?”声音的主人是党政办的“三支一扶”文旭航,一个94年的帅小伙。疫情发生以来,他就与这台电话结下了“不解之缘”,询问车辆能否进入的、质问为什么设卡的……

 接听电话,给外来的人解释为什么不让他们进村。有的老百姓打电话,给他们讲疫情防控知识,告诉他们为什么要减少出门、出门为什么要戴口罩。一个电话,就是一个责任。群众少出一次门、外头少进一辆车,我们就是值得了。”

 多数人都能看到一线辛苦的工作人员,也不能忽略同样重要的后勤,是他们准备物资、安排人员、统筹信息、保障供应。他们年轻的身体蕴含着大大的能量,是前线坚强的后盾。

在疫情面前,芦洲这样奔赴在一线的“90后”们还有很多,像单颖琪、马俊妹,彭勇劲、王璇、王荣科……文字太短,该说的名字太长。他们都是各自家中的宝藏男孩、宝藏女孩,但他们冲在前线的故事只是芦洲镇基层疫情防控工作中的一个个剪影也正是有了他们的加入,全镇上下一心、众志成城,才能交出一份目前无一确诊、无一疑似病例的完美答卷。作为青年一代的他们,选择了逆流而上,主动请缨,在这场无声的战役中点亮了一盏灯,温暖着这个寒冬。


 战斗还在进行,但芦洲人坚信,胜利必将属于我们!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寺贝通津一号大院
邮编:510080

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 版权所有 2020-2021

网上信访

粤ICP备06082245号
广州市网站安全备案信息备案编号:4401040100003
技术支持:广州动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扫一扫
关注官方微博
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共号

两新组织团建
登记